最近三胎政策吵的挺火
但二妹刚听到这个政策时
那感觉就是一群乌鸦从脑门上飞过~
啥?啥? 啥?你再说一遍~
一胎我都得考虑考虑
二胎直接略过奔三胎了?
我这么拖累国家人口了吗?
各年龄段采访
为此我对我们家各个年龄段的人做了个采访
关于:未来打算要几娃?
我弟00后:我要是能娶三个老婆,那就生三个吧~我们学校还有外国人,找个外国老婆也不错~
我姐90后:我想独身主义一段时间,未来要不要随缘吧~
我姨80后:我都有一个了,虽然感觉一个孩子孤单些,但也没能力再要一个了~
我妈70后:妈,国家让你再生一个~我妈一个扫帚飞过来了,有你们就够受的了,还生!!!
我据理力争,我姥都生3个了~你不看齐一下?
我妈:白眼丢来~
你不看看那时候什么年代,养娃花不了多少钱,现在养娃、补课班(数学、英语),才艺班(口才、舞蹈、乐器)多少钱?
也是~我妈和我舅没啥特长~
现在哪有孩子没个特长、多面发展的
可见主要问题:还是教育费、生活费太贵!!!
教育部整改通知
国家:我知道了,我改!!!
直接下了三条重磅文件
- 改1.延迟学生放学时间,不得早于当地下班时间的半小时
- 改2.减轻学生课业负担,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
- 改3.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、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,学校食堂还要建立陪餐制度,对营养要达到充分保证
就这三条文件
直接炸出了三个深坑~
老师延长工作时间
晚自习辅导和寒暑假辅导
该有的假期没了~
各项福利待遇也没有说明
这个职业变得没有那么香了~
最重磅:校外培训机构直接变为公益性
直接把教育类股票炸到解放前,一片惨绿
为此还诞生了一个段子
中美较劲看谁狠,美方拿中概股作为要挟
谁知道中方把中概股拉过来直接一枪毙了
十分刺激~
连带着多支股票都是一片绿油油~
天价小卖部也要破产了
既往最捞钱的地方非小卖部莫属了
上课的时候不能出去
但是可以去学校小卖店买东西
为此5毛1块的辣条、薯片…等都是热销品
高辣高油炸食品都吃进了孩子肚里
国家直接就来了个一刀切
干脆就禁止在校内设置小卖部了
不知道前段时间才用728万拍到的三年承包小卖部怎样了?
重磅方案下的Bug
国家一个个重磅方案下发
但其实下了这么多政策
有个超级大Bug
双减政策文件,减的是9年义务教育阶段
也就是管你小学、初中不让你办补习班
最重要的高中,课外培训不管!!!
这相当于高考不变的情况下
把压力一下都放到了高中
不知道能不能把孩子一下都压崩溃了
毕竟小学、初中都在减负、不让你上补习班
现在的孩子,一到放假就像走穴的盗洞者
上午两科,下午两科都给你排满了
各个老师开的班挨个去,必须雨露均沾
就怕给娃穿小鞋~
补课这都成潮流趋势了
别人都上,你总不能不上吧~
卷的很严重~小学就在卷~
这突然不卷了
把小学和初中的卷放在了高中
不得把他们压弯了腰?
真是为了让我很多生而不遗余力~
首个补贴试点地攀枝花
目前首个地区试点补贴已经开始了
在6月12日以后生的二胎、三胎
都可以拿到每娃500元的补贴
为啥选这地补贴?
主要还是因为便宜
当地15块的羊肉米线能吃到撑
而其他地带肉的起价就要20多
当地每个人月均可支配收入2991块/月
别看少但基本够用、四线城市花销不大
不给钱都会生二胎,更何况还在给钱的情况下
四线城市500元就能解决
花小钱办大事~
相比一二线城市而言性价比更高
不得不说~
这充分发挥了毛爷爷那时的战略
农村包围城市
毕竟小城市长大的孩子,接受过教育的
最后还是会流向大城市寻求工作
三胎政策背后的主力军
所以你了解了吗?
一开始的三胎政策
其实根本就不是让中产多生几个娃
而是给各个三、四线城市福利
让他们输送人口养育一二线发展的
小城市没有大城市那么多欲望
压力也远小于大城市
有点补贴就能生~
我赌攀枝花这个政策下去后会诞生很多三胎家庭
毕竟要指望一二线城市多生点
委实性价比低了点
可能就是给5000她都不一定愿意生~
但这5000都够攀枝花地区生10个娃了
所以就别总想着国家能多花力度补贴生育了
政策福利可能都在地级市呢~
- 孩子走丢,找寻神器~
- 林生斌再爆新料,4年前保姆纵火案貌似没那么简单~
- 怎样给娃存钱?
- 桃爸理赔实录:带你走一遍理赔流程~
- 在银行挤破头,抢啥?
- 支付宝骚操作,7款好医保,你买对了吗?
- 【大护甲2】如何用299撬动160万保障
- 65岁每年领10万不香吗?
- 520特辑:有一种骚操作,用保险当嫁妆